兩岸民間交流熱 第二屆琦君研究論壇浙江溫州盛大舉辦

第二屆琦君研究論壇日前在溫州甌海舉行。兩岸專家學者及琦君文化研究愛好者們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匯聚一堂,共話琦君研究,品鑒琦君作品,在兩岸關係緊張的態勢下,以文會友,讓人感受到兩岸間的情感。

琦君,原名潘希真,一九一七年生於甌海,一九四九年來臺。琦君的創作以懷鄉散文見長,十多篇文章入選大陸、港澳臺地區語文課本,中篇小說《橘子紅了》改編成的電視劇播出後轟動兩岸。

▲活動現場,兩岸專家學者分別圍繞琦君研究、琦君作品與文學教育、琦君與故鄉等開展精彩論述,數十位專家學者參與分組討論。(圖/大會提供)

臺灣中央大學李教授在主旨發言環節分享了臺灣有關琦君作品的出版、評論和研究情況。臺灣東華大學朱教授從琦君名篇《桂花雨》切入,以《滿紙悲涼︱︱︱<橘子紅了>與<紅樓夢>》為題,分享了自己對琦君筆下女性人物的深度解讀。

▲琦君文化研究論壇致力於打造兩岸互動的琦君文化研究對話平台,搭建兩岸思想文化交流橋梁,吸收兩岸專家學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圖/大會提供)

浙江大學陳教授表示,琦君在溫州、杭州兩地的成長經歷和個人經驗,分別表現出不同的情感體驗和心靈歸屬。「母親的手」提供了溫州家園美好的一切基礎,杭州的家園生活中,「父親的目光」是她擴展世界的基礎和動力。(記者唐奇立/台北報導)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