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反間諜法》修訂,將於7月1日起實施。新法內容除了從40增加到71條,並進一步針將國家機關、涉密單位或關鍵基礎設施的網路攻擊視為間諜行為,賦予當局調查機關對涉嫌人士調查之權限。外界解讀中共的做法,是加大打壓言論自由、迫害異議人士的手段,欲殺雞儆猴。

法界人士分析,中共修訂的新法,對於最關鍵的何謂「國家安全和利益」,缺乏明確的定義,導致中國執法單位可以輕易解讀、逕自擴權。因此,看似條文變多,但實質內涵卻是賦予中共當局更多理由和藉口,進行社會控制,營造一股寒蟬效應的氛圍。但明顯地,這些修法均與國際人權價值牴觸相悖。
國際涉外人士也指出,事實上近年包含外籍和台籍人士在內,不少人赴中交流,都遭到中方以間諜行為或違反國家安全而拘捕。例如台灣八旗文化總編「富察」李延賀,就遭到中國官方證實,因涉嫌危害國家安全活動而遭拘捕,還有台灣民族黨副主席楊智淵也遭中方以從事台獨分裂、涉嫌分裂國家為由拘捕。
「千萬別上當!」國際涉外人士如此對台灣發出沉重的警告。特別是中國權力核心改組之後,習近平全面掌權下,欲加強對台的控制,一方面加強對台打壓,另方面又欲假借交流營造「兩岸和平」的假象,拉攏台灣人士進行「民主協商」,替「一國兩制台灣方案」鋪陳。